随着数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数字化”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供应链金融作为供应链运营的重要分支,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来给予支持。在传统模式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方式是金融机构为产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的产品类别、审核周期、服务方式等更适合服务于大型企业或者大型项目。然而,随着战略布局、商业思维和经营主体发生变化,金融与产业也逐步进入了深度交融的阶段并呈现出新时期的特点。本文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演进过程,梳理“1.0贸易融资—2.0供应链金融—3.0产业金融—4.0产融生态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并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渗透态势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金融必须具备的“3力4要素”。
此为系列二:
在现有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中,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经历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这些国家供应链金融诞生得也比较早,之后又经过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等多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现代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框架和相关理论。根据不同周期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产融结合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创新,为所属国家的全球产业布局和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也促进了其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巩固。发达国家中以美国、日本的产融结合模式最具有典型性,其他国家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模式大都处于这两种模式的中间状态,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而形成。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产融结合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融结合在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下进行着持续的变革与调整,主要体现为“由产到融”。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这被认为是大型企业开展产融结合的标志性事件。20世纪末,平安银行(时为深圳发展银行)在部分地区推广业务时试行了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这是国内银行机构的首次尝试,也是国内供应链金融最早的案例。
当前,国内的产融结合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金融内部化为特征的企业“司库”模式,企业通过成立财务公司,将企业内部资金进行集中收付与调度,从而实现降低资金交易成本和资金财务风险,在保持企业稳健经营现金流的同时,开展金融业务服务本集团成员企业。二是以产业链金融为特征的“司库+供应链信用模式”,该种模式下企业依托金融服务主业、突出主业,企业利用产业链金融增加资源协同配置效应。三是金融控股模式,包括战略管控、财务管控、运营管控。
比如作为国内产融结合的主流模式,产业资本通过入股金融机构,在股权和人事关系以及资金往来等方面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且稳定的联系,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金融的运转生态,为企业获得金融收益以及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创造了条件,产融结合的发展深化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招商局集团:以“CM-Link”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招商局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招商租赁通过自主研发的全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CM-Link,助力招商局集团产业链上下游数十万供应商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CM-Link是基于招商局集团下属各公司“产业链核心企业”价值,通过标准化应用管理平台,围绕应收、应付账款开展的全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图)。它采用“ERP系统+供应链系统”的模式,根据业务需求对应收、应付账款的数据进行整理、审查和推送,实现全线上化的供应链资产管理和融资推送,有效克服了传统“信息孤岛”和“信息失真”现象对产业链整体融资效率的影响。
图 招商局集团CM-Link供应链金融服务
对于供应商,CM-Link通过“1+N”的模式将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辐射到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资源匮乏,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并通过业内领先的FinTech(金融科技)技术,提供远程身份认证、远程客服、远程签约等服务,实现供应链融资全程无纸化、无接触的全线上化操作,从申请到放款仅用0.5天即可完成,同时不断拓展资金渠道,实现与工商银行等多家主流银行的线上直连,在提升融资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应商的融资成本。
对于核心企业,CM-Link通过标准化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应收、应付账款统一化管理、“产业端+金融端”系统全流程融合、集约式管理供应商和资金方,有效提升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结合资产证券化等出表手段降低企业有息负债率,达成压降“两金”的效果。同时,CM-Link对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机整合,也将大幅提升产业链整体的财务效率,进而增强核心企业乃至整条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资金方,CM-Link突破了贸易真实性核查难、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难以把控、传统模式下实操工作量巨大等掣肘供应链金融开展的难题和瓶颈,为金融企业服务实体特别是支撑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也为金融企业加深对产业链的理解、更紧密连接产业链、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