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26日,在杭州举办的2018中国交易金融服务创新论坛(TFIF)暨第10届中国商业银行财资论道以“看财资看未来,论道交易新金融”为主题,聚集了全国业界近60家商业银行140多位专家。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下,以科技驱动交易金融服务创新,共同交流与探讨立足交易场景、链式金融,借助金融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本文本文根据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公司董事长傅哲祥本次会议演讲内容整理。
编辑/李菲
刊于《财资中国》杂志2018年7月刊,有删减
傅哲祥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公司董事长
本文从金融演进和数字化金融两个方面来对新金融进行探讨与分析。
金融的演进
从银行的发展史来看,它起源于仓储和受托管理,现在的存单就是从过去的仓单进化而来。仓单触发了存款银行和贷款银行的产生,又从单一的存款银行或贷款银行发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各类金融机构。由于社会的发展,金融业的业务,包括银行的业务也在不断地细分。随着专业细分和机构扩张,社会利润和泡沫风险也向金融业集聚,引发了实体企业也纷纷地转向金融。
近年来,实体经济“去实就虚”除了人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外,可能还受到另外两个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一,金融并不完全是虚拟经济。在过去的几百年社会经济发展中,金融通过对“碎片化时间价值重组”,扮演了资源配置的角色;第二,对金融的投资不同于对实体企业的投资。对金融的投资无需经过“货币——实物(厂房、原材料、加工、销售)——货币”的转换,直接是“货币——货币”。因此,在整个金融投资与持续经营循环中,货币形态始终不变——这是金融投资不同于实体投资本质的差异。
直到本世纪初期,按照《金融的逻辑》一书中的定义,“金融的本质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由于金融是以货币为媒介反映“本质”、实现功能的,因此,这个定义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是资源的时间价值;二是相同的资源在同一区域不同时点、或同一时点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价值(这也是区域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一)。正因为金融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使我们长期以来把金融当成是万业之母,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所有的实体企业围绕金融转。尽管我们今天探讨、倡导银行业要从传统的“存贷业务”向“交易银行”转型,然而这种“转型”无非是把银行服务的链条延长些而已,所谓“一揽子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等,由于对银行的本质、对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缺乏理解,其实质依然是希望实体企业继续围绕金融转。
这种思维忽略了两个悖论:首先,银行对实体企业的双重依赖(实体企业的存款和贷款都是银行的“资源”,但两者的诉求是对立的);其次,银行是以货币为对象的“信用经营者”,货币信用越高价值越大,但“货币”作为价值的反映形式承载的却是“匿名信用”,这就导致银行陷入“经营信用”与“信用不可信”的两难境地。
随着技术进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尤其是区块链、电子货币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对称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其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已见雏形。
数字化金融
目前,我们面临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思维、技术、货币以及交易行为等。本质上,金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就是数据。从货币起源或货币从“特殊商品”到信用货币的进化历程看,已经脱离了“特殊商品”属性,成为纯信用产物,在现实经济中成为标识、定义以及计量交易行为的工具。而作为交易行为的工具,其原本具备的“供需双向耦合、可分割性和便携性”等基本属性已经被互联网和计算机替代。因此,数字化货币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企业已经开始抛弃只计算组织内部成本的做法,转而计算整个经济流程的成本”的时代来临之际,金融机构是否需要放下身段,重新计算经济流成本中归属于银行的利润是多少,从而据此评价银行自身的经营成本。过去,金融被称为“万业之母”,是实体经济围绕金融循环的时代。今天,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和经济生态的改变,众多产业链“平台”和行业跨界的交易模式展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之中。在此境遇下,金融恐怕只能依附于产业链平台才能生存。所以,金融不仅仅是一项业务,一种工具,或一个机构;金融是对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定义、标识和计量,是用数字来定义、量化、表达一切交易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
『 全文可订阅本期杂志浏览。加财资君微信treasury-westlake,进微信群与行业大咖交流。』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