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绳而治”到“乌鲁克泥板记数”,任何一种记数、记账方法都是随着当时人类文明发展而产生。从“记账(共识机制,密码学)”“核对(时间戳、数学)”到形成“单链(智能合约、加密技术)”“存储(分布式结构,信息技术)”“备份(分布式账本)”,区块链给财务与金融带来了新一轮的信任和价值体系的重构。
文丨董兴荣
来源 |《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2018年9月刊
财资一家(微信号:TreasuryChina)原创
如果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个账簿,区块中包含交易的详细信息,例如买方、卖方、合约等,交易发生时会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即区块,Block),来记录交易详细信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DLT)产生的区块链,其建立的价值互联网将从根本上变革现有的财务管理、交易与结算方式、资金运营和管理。
一直以来,价值链的传递是通过交易来实现,除了现金和票据结算外,企业大都采取应收账款的方式。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3.48万亿元。其中,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规模达4.23万亿元,是2010年底1.26万亿元的3倍多。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达2.09万亿元,占2017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49.41%,其次是建筑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达0.931万亿元,占2017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的22.01%。还有采矿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
企业采取账期的方式延后支付,造成应收账款占比很高,影响资金周转。应收账款有着难以防范的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容易形成坏账。盘活应收账款,提升企业的现金流成为各企业的财资管理重点。与此同时,各金融机构和平台纷纷推出基于应收账款的创新融资产品,而实践中应收账款确权成为关键。应收账款确权是通过对应收账款形成过程中的各项资料进行收集及验证,证明企业所记录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应收账款确权是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等各项融资行为的前提条件。
信任是最关键的解决点,确权环节的材料审核、债务人确认等,都是为了解决信任问题。而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使用区块链技术记账,应收账款确权的过程中可以快速、高效地确认应收账款债权,使得盘活应收账款成为可能。
2017年,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应收款链平台”,提供单一企业、产业联盟、区域联盟等多种合作模式,助力企业构建供应链“自金融”商圈,使得付款人签发、承兑、支付应收款,收款人可以随时使用应收款进行采购支付或转让融资,解决企业痛点问题;围绕核心企业,银行机构为应收账款流通提供信用支持;上游企业收到应收账款后,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支付用于商品采购,也可以转让或质押应收账款盘活资金,方便对外支付和融资,有利于企业解决应收账款盘活问题,加快资金周转。
应收款链平台是浙商银行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应收账款业务,增进企业流动性服务的又一重大创新,是浙商银行为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痛点和难点问题,依托互联网和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设计开发的,专门用于办理企业应收款的签发、承兑、保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的企银合作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将企业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帮助企业轻松盘活流动资产,减少应付款、激活应收款,实现“降杠杆、降成本”,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据浙商银行2018年半年报披露,浙商银行落地应收款链平台558个,较上年末增长441.75%,业务余额233.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19%。
2017年12月,平安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平台,全面覆盖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的线上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管理、结算等需求,再次引领行业潮流。SAS平台推出交易鉴证、贸易背景核验、债权登记、转让确权、账款清分、监测预警、资产流转、应收账款管理等八大功能,有效解决了困扰应收账款流转过程中遇到的“主体风险认定”、“交易风险识别”、“贸易背景核查”、“债权转让有效性”等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应收账款流转效率。而且,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流转的全量信息披露和穿透管理,有利于强化各方对底层资产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延展服务多层级供应商,便利供应链ABS发行。
据平安银行2018半年报披露,2017年末,SAS平台业务通过监管备案,完成首单融资;2018年上半年,SAS平台业务突破10亿元,已有上百家用户获得平台服务支持。
除金融机构外,TCL、中车、海尔、格力等产业集团也分别推出了金单、云信、云单、融单等让信用“流转”的平台,其核心都是基于核心企业信用的“电子债权付款凭证”在自建平台里进行拆分、转让,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则更加能增强平台的可信度。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