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深度应用,虚拟银行在服务理念、产品体验以及生态圈建设三个方面发挥竞争优势,并加快整个银行体系的数字化进程。面向未来,虚拟银行将有望服务更多的客户,并通过不断突破创新,打造特色的品牌和产品,形成差异化的生态圈。文/董兴荣 陈超然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商业银行的创新业态,由此形成中国内地互联网银行、中国香港虚拟银行、新加坡数字银行、英国挑战者银行等百花齐放的局面,令银行业界生态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些数字化银行有别于传统银行寻求提供全方位银行服务的模式,实现了商业银行服务方式的转变,改善了金融服务效率。目前,共有8家公司获得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发出的虚拟银行牌照,它们分别是天星银行有限公司(简称“天星银行”)、蚂蚁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富融银行有限公司、Livi VB Limited、Mox Bank Limited、平安壹账通(香港)有限公司、汇立银行有限公司、众安银行有限公司(简称“众安银行”)。各家虚拟银行将会在各个细分领域提供不同的招牌服务。在此背景下,《财资中国》专访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服务合伙人兼虚拟银行项目牵头人李舜儿,请她介绍虚拟银行的发展背景,讲述虚拟银行的发展特点和技术应用,解析虚拟银行在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经营优势,提供敏捷、弹性的金融服务。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服务合伙人兼虚拟银行项目牵头人 李舜儿
根据金管局的定义,虚拟银行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传送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从定义来看,虚拟银行属于线上零售银行,客户群体主要是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但并没有明确特定的商业模式,由申请机构自行提交经营方案。其中,众安银行已于2019年12月18日在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审核下率先进行试营业,并在试营业4个月后于2020年3月24日正式面向全港市民提供服务,推出旗舰活期存款产品“ZA活期Go”。与此同时,其余7家获批的虚拟银行也在紧密布局,均已进入内测或准试营业阶段。据李舜儿介绍,金管局鼓励虚拟银行发展,主要源于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和提升客户体验三个因素。
1.金融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数字化时代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正逐步应用于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业,推动银行虚拟业态的形成,促进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虚拟银行的推行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的创新作用。
2.普惠金融重视程度的提高
目前,我国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到战略地位,监管层出台大量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难以触达长尾客群,而虚拟银行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将金融服务辐射到长尾客户,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高效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
3.客户体验服务提升的要求
中国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需要适应国际发展,为客户提供更贴身和快捷的服务。虚拟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提升银行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为客户带来全新敏捷的服务体验。
虽然金管局积极推进虚拟银行的开展,但虚拟银行的发展道路并非一路平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虚拟银行作为银行新物种,毫无疑问会受到监管机构的密切留意,面临的监管压力更大。例如,金管局对虚拟银行的科技风险和数据处理有一系列严格的监管要求,以确保虚拟银行完善的风险管控能力。
因与传统银行有别,虚拟银行将受到中国香港居民传统使用习惯的挑战,其线上化运营模式与客户之间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因此,虚拟银行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客户的数字化使用习惯和营造本土的数字氛围,为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业务的开展并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不确定性较高。尤其在当前疫情危机下,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是重中之重,虚拟银行的创新发展可能面临整体经济环境的制约和挑战。
数字化时代下,虚拟银行应该把握机遇,直面挑战,积极响应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经营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与传统银行相比,虚拟银行具有以下特征:不设立实体分行,所有银行服务通过互联网进行;不设最低户口结余要求、不征收低结余收费等。李舜儿指出,虚拟银行比传统银行更加弹性和敏捷,能给予客户更加有效和量身定制(Tailor-made)的服务。长远来看,若将来更多的公司进入由虚拟银行建立起来的生态圈时,虚拟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会更全面、更体贴。具体来看,虚拟银行主要在服务理念、产品体验以及生态圈建设三方面体现出创新优势。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至朋友圈
虚拟银行的线上服务更加灵活与敏捷。虚拟银行能根据客户的偏好随时调整产品结构与特征,提供更有效和量身定制的服务,从而更好地吻合每一个客户的偏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方面虚拟银行业务的办理手续简单、用户操作便捷,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办理银行业务。例如,众安银行依托一站式手机应用程序开展服务,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最快5分钟即能完成开户流程。另一方面,虚拟银行推出高息存款利率等优惠政策以吸纳新客户。当然,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虚拟银行需瞄准目标客群,通过创新场景和优势产品,打造竞争优势。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的进入将改变传统银行业格局。这些机构发挥丰富的生态建设经验优势,将虚拟银行与原有的生态圈资源强强联合,形成不同的虚拟银行生态圈;同时随着生态圈的自生长,虚拟银行提供的服务将会与客户的生活场景高度粘合,更全面、更贴合客户需求。例如,小米旗下的天星银行将以小米上下游产业链为突破口,打造供应链全场景、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赋能。
整体来说,虚拟银行在成本费用、服务时效、运营理念、触客模式、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适配的技术进行支持。
作为新设立的银行,虚拟银行不受传统银行的系统制约,可以采用全新的底层技术架构,从零开始搭建IT系统。例如,借助云计算技术打造云化的基础设施,根据业务压力自动弹性扩容,从而提升IT资源利用率,以适应虚拟银行产品快速开发及敏捷迭代的需求。
虚拟银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全面收集客户数据、精准提取客户特征、深度分析客户行为,并根据挖掘出的具有业务价值的信息,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体系。此外,虚拟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新的风险控制模型,更好地管控信贷风险,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AI、RPA技术的应用将减少银行业务中的人为干预,推动虚拟银行建立以高级数据分析、行为分析为基础的运营模式。例如,运用聊天机器人、机器人顾问等科技手段与客户进行良好的交流互动;打造智能理财服务,借助AI工具,帮助客户进行智能投资决策和理财产品购买。
中国香港要巩固自身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需要多元化发展金融服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逐步形成规模,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互通需求将日益旺盛。相应地,虚拟银行也将走出中国香港,向外发展。针对这一趋势,李舜儿展望了未来“互生互补”的新格局。
1.与大湾区的互生互补大湾区由“9+2”城市组成,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各个城区具有差异化的金融特色,而城区间的高效流动和互联互通是虚拟银行向大湾区拓展的根本条件。虚拟银行需要择机而动,在资金、人才、物流等要素稳定流动时,通过匹配合适的产品服务,打开市场空间。例如,一些具有保险股东背景的虚拟银行可以借助自身的保险优势,构建创新的保险产品以满足大湾区客户的金融需求。此外,虚拟银行通过发挥自身的数字化优势,推动大湾区数字金融的发展。
目前,虚拟银行持牌公司的股东均为“科技+金融”的组合,科技类股东包括蚂蚁金服、腾讯、小米、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金融类股东主要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众安保险等金融机构。无论是科技背景还是金融背景,虚拟银行基本都蕴含中国内地企业的基因。因此,虚拟银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利用内地的数字化经验和生态资源,也能发挥香港在财富投资、境外资金管理、产品合规等方面的优势,形成跨区域下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良性体系。
虚拟银行在结合数字场景与金融服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将推动传统银行在加强客户体验、增强科技实力等方面转型;而传统银行在稳健经营、专业能力、客户基础等方面具有竞争力,二者将形成互补性、差异性的关系。
从中国内地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到中国香港虚拟银行的推行,再到新加坡数字银行牌照的开放,可以看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李舜儿指出:“在当前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下,虚拟银行发展的步伐可能会因诸多因素有所减缓,但不会停止,而且充分谨慎的筹备将更有利于保障创新业务的安全性。”面向未来,李舜儿认为,虚拟银行有可能发展成为精耕于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客群的银行,比如专注于外汇转换业务或理财业务、重点关注差旅客户等。总体而言,虚拟银行将有望走出中国香港,服务更多的客户,并通过不断突破创新,打造不同的品牌、特色的产品,以吸引特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生态圈。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至朋友圈
《对话大师 · 技术与金融(第一季)》
已上线财资一家工作台 • 知识云!
阅读完整内容,加入财资一家【产品体验官】计划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