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创新型企业层出不穷,新商业模式影响日增,会计业界唯有与时俱进、自我救赎,财务部门唯有拥抱变革、积极创新,才能在不断加快的数字化进程中谋得价值创造的一席之地。
文|董兴荣 丁梅琴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这些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创新,推动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一方面,新旧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会计业界采用“鸵鸟政策”视而不见,还是“救赎之道”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财务管理的新形势,财务部门如何拥抱新经济、接受新思维、运用新技术和创造新价值?
为了解答上述疑问,《财资中国》专访了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他从驱动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出发,指出基于商业模式改革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为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和变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新驱动:数字价值+智慧资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黄世忠认为,新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经济,以智力、研发、创意、创新等无形资源为主要驱动因素,依靠信息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智慧型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当下的新经济,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人力资本到财务资本再到智慧资本。
在这种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会计也应直面改革,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经济,创造出新理论、新方法,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明确商业模式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才能如实反映报告主体的“个性化”信息,体现新经济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创造。
重视数字资产,驱动价值创造
在众多新商业模式中,平台经济无疑最具典型性。黄世忠认为,以BAT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的成功检验可以概括为“流量为王、平台是金、价值是纲”。
一是“流量为王”,占领更大优势。海量的用户可以聚集人气,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在增加访问量和交易量的同时,还可以将巨大的流量作为与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讨价还价的强有力筹码。
二是“平台是金”,挖掘更多资源。平台可以汇集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和物流,对这些无形资源加以发掘和利用,就可以衍生出无尽的商机。在平台经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用户(客户)、数据和网络效应成为三大新型资产价值。
三是“价值是纲”,注重无形资产。新经济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不是依靠股东投入的财务资源,而主要是依靠知识资源、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此,新经济企业将大量资源投放在研究开发、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专利申请、网络更新、客户获取、市场开拓、品牌维护、数据库建设和业务流程再造等无形投资方面。无形投资本质上具有明显的资本性支出属性,本应予以资本化,但现行会计准则认为这些无形投资能否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而要求企业费用化。这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双双失实,导致新经济企业的财务图像与经营实绩严重脱节,甚至相互矛盾。“流量、数据、算力、算法这些要素价值连城,但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如实反映。”黄世忠感慨道。
强化智慧资本,揭示价值动因
综上看来,进入新经济时代,表外资产问题变得十分突出,新经济企业的净资产受到严重低估。因为在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之下,其背后的会计规则往往重视物质资源、轻视人力资源,关注有形资产、忽略无形资产,无法反映有助于创造价值的大量无形资产,在实现决策有用性和评价受托责任这两个财务报告目标时显得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下,分析和估值新经济企业往往困难重重,因此探索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势在必行。
一是探索表外披露的实践。一些企业和咨询机构纷纷开始提出“第四张报表”的概念,例如海尔对“共赢增值表”的探索与实践,再如德勤建立了“业务数据——财务表现——价值评估”的价值评估模型,希望通过揭示用户数据与财务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将数据变现,并实现事前决策。
黄世忠认为,“第四张报表”基于数字资产与股票市值的相关性,以非财务数据为核心,构建了以数字资产为基础,涵盖用户、产品、渠道和财务四个维度,以及数量、质量、广度、深度、发展、量级和效益七个分析层级的量化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对于计量数字资产价值、用户价值、产品价值、渠道价值和企业核心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然,数字资产的价值权属和估值问题、隐私问题十分复杂,在理论方面没有支撑,所以这种计量方式也存在不确定性,只能作为辅助性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了解三大报表之外的其他资产情况。”
二是把握价值创造的本质。在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造可视为在特定结构资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等制度安排等)框架下,企业将人力资本(员工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作经验、团队合作、管理水平等)作用于关系资本(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政商关系、劳资关系等)而产生的经济价值增值行为。
“为了更好地揭示价值创造的动因,财务会计制度体系需要更新观念,更多侧重于研究和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更多将研究重心从财务资本转向智慧资本,包括更多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计量理论和模型(如实物期权模型),对人力资本和研发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黄世忠表示。
新价值:实时支持+前瞻预测
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为业务提供实时决策支持和前瞻性的预测。
智能制造模式加速管理会计职能转型
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5G商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机器人的迅猛发展,将开启制造业新纪元,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传统制造模式将逐步被小批量、个性化订制的智能制造模式所取代。黄世忠表示,智能制造模式的特点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产生重大冲击,客观上要求管理会计求新求变以适应新的制造模式。
影响一:个性化定制要求成本核算精细化。智能制造具有个性化小、批量定制的特点,对成本核算精细化的严苛要求前所未有。直接成本必须及时按最小颗粒度(每笔订单甚至每项作业)采集、计算和分析,间接成本必须按其与每笔订单的因果关系精确分摊。这样才能为每笔个性化订单的差异化定价决策提供及时、精细、准确、多维的成本核算信息。
影响二:脱媒化营销强调发挥管理会计作用。智能制造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脱媒化营销,企业绕过中间商,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典型的B2C),定价权不再由渠道决定,而是由厂商掌控。再加上定制化而不是标准化制造,意味着管理会计必须在定价方面扮演核心角色。基于及时性和精细化成本核算的定价决策支持,为每个客户和每笔订单实行差异化定价,将成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功能。
影响三:网络化协作延伸财务管理边界。在智能制造网络化协作的模式之下,每一件产品甚至每一个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都需要生产制造商与技术开发商、材料供应商、品牌策划商通力合作、协同配合,这就要求管理会计更多地关注整个供应链、价值链和生态网的协同效应分析,促使企业通过分工协作,进行优势互补、相互赋能,从而实现轻资产、去库存、低成本、快周转、高回报的财务目标。
数字化转型要求实时会计提供决策
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效流动,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面对新经济时代动态多变的市场环境,实时反应、高效决策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借助数字技术,建立财务实时报告。2002年,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了“现时经济”(Now Economy)或“实时经济”(Real-time Economy)的概念,指出企业应当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实时报告(Real-time Reporting)系统,在决策过程中以零时滞的方式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反映。从财务的角度看,实时报告和实时会计将促使财务管理在业务流程优化、数据时效提升、内外数据共享、决策智能化、企业架构整合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日趋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财务管理将以更加高效、更加精细、更加动态的方式参与战略规划、预算编制、决策执行、业务控制和绩效评价等管理决策。
第二,借助智能算法,实现财务智能决策。黄世忠认为,实时决策的能力有赖于企业内部积累的数据,但数据并不等于信息,孤立的、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意义有限,所以首先要解决数据提取和分析的问题,即大数据的决策结构设计,而这正是算法的任务。当前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义也在于利用数据对流程进行再造,从流程驱动走向数据驱动,再走向算法驱动,例如通过建立数据中台实现数据关联,通过不断完善算法模型,实现智能化决策。
价值分配革命驱动财务管理重点变化
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其重要性一点不亚于对财务资本的管理。既然知识员工是价值创造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建立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知识员工的长效机制就成为了新经济企业的头等大事。鉴于此,财务管理应在以下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完善价值分配机制。让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按贡献度参与价值分配,最大限度实现“知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耦合。在这个方面,华为的做法值得借鉴,其人力资本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远远超越财务资本成本。这种现象在很多其他高科技企业中也很普遍,说明新经济时代价值分配向知识员工倾斜是大势所趋。
二是设计筹划员工持股方案,让知识员工分享企业经营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有机统一。华为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创始人任正非只持有1.4%的股份,其余98.6%的股份由8万多名知识员工持有,这意味着华为2019年627亿元税后利润的权益几乎全部由知识员工享有。
三是制定税收筹划方案,让知识员工最大化享受劳动所得,最大限度降低高薪知识员工的税负。在新经济时代,税收筹划不应仅限于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而应延伸至个人所得税。
四是设计员工福利制度,让知识员工释放更多精力创造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员工的后顾之忧。这其中包括为知识员工及其家人提供良好的宜居、教育和医疗条件。
简言之,财务管理应像过去关注资本预算和运营资本管理那样关心和呵护知识员工,因为他们才是价值创造最弥足珍贵的资产。新经济是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形态,财务管理必须革除“重物轻人”的陋习,只有将工作重心从对资产资金的管理逐步转向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才能激发知识员工的创新热情,充分释放其价值创造潜力。
商业模式创新改变财务分析方法
新经济企业层出不穷,新商业模式影响剧增。黄世忠认为,财务分析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应更加关注行业属性、商业模式和竞争战略,才能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众多创新型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他以腾讯为例,阐述了商业模式对新经济企业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影响。
第一,商业模式决定估值模式。按照全球行业分类标准,腾讯与三大电信公司同属通信服务业,但是从商业模式来看,前者和后者大相径庭:腾讯选择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商业模式,并逐渐发展成为创新密集型的轻资产公司;而三大电信公司仍停留在通过硬件设施提供电信和数据服务的传统商业模式阶段,其固定资产的金额和占比远高于腾讯,导致其总资产和净资产回报率大幅低于腾讯。
第二,资产结构影响现金流量。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加速迭代,电信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居高不下的固定资产不仅使三大电信公司面临着更大的资产减值风险。而且迫使它们不得不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降低了其财务弹性,表现为自由现金流量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大幅低于腾讯。企业当下十分关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固然重要,但是自由现金流量占经营活动的比例更为重要,因为其差异在于自由现金流量可以用来扩大经营规模和还本付息。
从财务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是企业通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来获取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方式,因此有效的财务分析离不开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深度了解。更重要的是,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都离不开准确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均受到商业模式的影响,所以加大商业模式的披露力度,可提高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进而更好地为企业做出科学高质量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决策提供可靠支持。
新进阶:边界扩张+技术赋能+能力进化
面对财务管理的新形势,财务部门如何拥抱新经济、接受新思维、运用新技术和创造新价值?黄世忠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路径和方向。
财务管理变革方向
在平台型企业大行其道的当下,供应链管理、价值链管理、生态网管理风生水起,外包、众包、众筹、联盟等资源整合如火如荼。为与企业管理创新齐头并进,财务管理也需要积极变革,把握财务管理重要对象,不断拓展和延伸财务管理边界。
一是财务管理对象变化。平台型企业具有无与伦比的资金流吸附能力,因此资金调度、资金增值、资金安全成为这类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财务管理的传统对象如营运资本管理和资本预算等,其重要性将退居其次,因为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比重微不足道。推而广之,如何对数字化平台汇集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和物流进行挖掘、开发、分析和利用,是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大有作为的领域。
二是财务管理边界变化。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边界由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延伸到整个供应链、价值链和生态网,是大势所趋、环境使然。如何以资源整合为契机,在只有业务关系而没有资本纽带的情况下,构建崭新的供应链财务管理、价值链财务管理和生态网财务管理,是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必须直面的重大创新问题。
“财务管理要向企业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而不是只有核算功能,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即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发现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向智能财务或智慧财务的方向前进。”黄世忠总结道。
科技手段赋能管理方式
基于信息技术进步和商业创新的新经济方兴未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领域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黄世忠认为,财会人员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赋能,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提升价值创造的能力。
一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报账、核算、出纳以及财务数据分析都直接可以由人工智能系统代替完成,极大地解放财务人员的劳动力,实现了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将区块链技术与会计信息系统相融合,可以使得交易信息固化、数据不可篡改、结果可追溯、可验证,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是利用大数据改善业务经营。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挖掘和分析实时更新的数据,指出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企业潜在的发展机会,在参与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体现价值。
四是利用云技术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借助云计算技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储存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数据安全性也会得到相应保障,这就为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履行财务职能﹑提升决策支持力和战略推动力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
五是利用物联网加强库存管理。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库存管理将推动跨库存、仓库、生产和配送中心信息实时可见,有助于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减少库存管理错误。在形成可视化财务报告之后,对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SCM)和预测维护等方面也将大有裨益。
在采访的最后,黄世忠勾画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财务能力框架:在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与数据分析的融合将日益紧密,首席财务官(CFO)、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架构官(CAO)的角色交叉、互为依赖成为常态化。在会计师向大数据分析师转变的趋势下,财务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和知识背景将发生深刻变化,不仅需要精通会计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谙熟信息技术、工程、业务和市场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单一知识背景的低端财务岗位将大面积被信息技术所替代,复合知识背景的高端财务管理岗位将备受青睐。唯有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合理搭配知识背景,财务管理才能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应对VUCA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