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把纷繁复杂的商业问题“降维”到财务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那么纷繁复杂的财务世界又该怎样“降维”呢?近日,《财资中国》采访了《经营者的财务金三角》一书作者闫静,帮助经营管理者理解财务这门商业语言,获得业务决策必备的财务思维,学习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
Treasury China:这本书创作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相比于讲解会计知识和理论的传统财务书,本书更多聚焦于报表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如何根据仪表盘(报表)进行业务决策。书中的财务数据也很有特色:既包括中国本土公司的财务数据,也包含大量美股知名公司的财务数据;既有具体的公司财务数据,又有对不同行业的财务数据分析;不仅对一些公司的财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有一些著名商业事件的分析与解读。另外,漫画的加入让整本书的风格更加生动有趣。
Treasury China:您如何看待财务和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经营者日常决策需要具备怎样的财务思维?
目前经营者最应该具备的财务思维,我认为应该是现金流思维和回报率(投入与产出)的思维。
第一,现金流思维。过去,经营者往往只关心利润而忽略现金流。现在现金流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但是经营者并不在乎现金流,只是将其当作一个考核指标。一个成功的经营者不能仅仅止步于此,必须真正关心现金流。毕竟,一旦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回报率的思维。如果将净利润率当作反映企业盈利状况的最核心指标,会导致工作中的错误决策。例如,盲目投资扩大产能也许可以增加利润,但资产的增加如果快于利润的增加,投入产出比反而会下降。如果具备回报率的思维,经营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原有的产能是否已经被充分使用,做哪些技术改进可以提升原有的产能。
Treasury China:如何用财务指标衡量公司战略执行情况和业务盈利能力?以及如何利用财务数据分析做出动态调整?
一是战略与预算之间需要业务计划。战略目标需要分解到每个业务单元,每个业务单元根据自己承载的公司战略做出具体的业务计划,进而将业务计划转变为资源投入。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时时对比预算与实际完成情况,对差异进行分析并动态调整。
二是预算与业务线两者的口径必须保持一致。预算要求具体到各个业务单元的资源投入与产出,那么公司内部的管理报表也要与这个口径保持一致,同时保证财务数据的精细化与及时性,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是在KPI指标的设定上,不要仅仅关注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很多都是结果性指标,背后需要业务行为的支撑。例如,业务线的净利润是公司要求的财务指标,往下分解可能是需要提升项目或者产品的毛利率,再继续向下分解到业务行为可能包括:产品组合的精细化管理,不同产品种类的销售目标,提供给销售的产品培训次数。
Treasury China:如何基于新商业模式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为评价经营和改进业务提供决策支持?
从业务评价来讲,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应该配合不同的财务指标。比如孵化阶段,更重视收入、流量相关的指标;而发展阶段,要逐步引导管理层进行盈利目标的设定;而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则要重视现金流的指标。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应该根据公司的战略,各个业务线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财务评价标准和成本管控体系。
Treasury China:“大智移云”的时代下,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数据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财务数据与业务口径一致就要求记账的颗粒度变小,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记账的颗粒度越小,对于企业的价值就越大。不仅业务数据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财务数据也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移动端记账的推广,也会提升财务数据的及时性。比如通过移动端的OA系统,员工报销一旦审批就进入账本,而不是等到月底由财务人员再输入到财务系统中。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得构造实时的财务数据看板(仪表盘)成为可能。而移动技术的成熟,又可以帮助企业把财务看板放到移动端,分解到各个决策者。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