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企业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司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现代企业在内部管理中,通过加强司库体系建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支撑集团战略落地提供强有力保障。
近日,《财资中国》专访毕马威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人沈怡,请她介绍司库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角色变化,解析司库管理体系构建的要点与难点,以及领先的司库实践如何保护、管理和发展企业价值。
文|董兴荣 李秦
发展:司库职能逐步完善,资金管理助力决策支持
-
1.0阶段,司库仅承担记录业务的作用,且以简单的单一职能为主,比如融资总监只专注于融资这一项职能。 -
2.0阶段,司库发挥更多分析和前瞻预测的作用,职能也逐步增多和完善,包括营运资金管理、预算计划制定、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 -
3.0阶段,司库更加具有建设性作用,充分支持管控,因此需要具备更全面的风险管理专业知识。这一阶段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入了风控框架,包括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管理因素。 -
4.0阶段,司库需要站在企业战略层面考虑资源配置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集中追求高效率和高绩效。整个体系涉及企业全方位的财务管理要素,包括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现金流优化、支付进口关税等。此外,面对多项职能,司库也需要明确其职能定位和管控模式,比如哪些职能需要中心化(centralization)、哪些职能应该进行当地部署(localization)。
沈怡总结道,以前中国司库主要以融资和流动性管理两方面为主,随着职能发生变化,企业开始注重司库体系的发展,比如基于业务部门的资金预测构建模型、利用财资管理支撑企业的国际化运营等。未来,司库将会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借助财务工具、金融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在提高集团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集团内资金业务集中管控、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定位: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支撑企业战略落地
机遇:打造全新司库管理体系,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图 “保护、管理、发展”三位一体的全新价值格局
-
第一,保护的重点在于控制和合规,通过内部的流程重塑和外部的政策治理,识别并对冲包括资金交易安全、外汇风险在内的企业风险,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比如在汇率风险方面,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对外汇敞口和敏感性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与监控。 -
第二,管理的重点在于运营效率和成本管理,通过监控公司日常运营,确保财务策略和公司目标一致,使运营过程简单化、合理化、高效率和运营灵活度最大化,从而优化资本结构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第三,发展的重点在于国际业务成长和可持续投资,通过制定策略推动业务进一步发展,确保投资健康合理、可扩展、可持续,同时保证充足的资金流动性用于战略活动,减少波动并清除资金集中风险。
“司库4.0”时代已然到来,司库管理的角色也由传统的企业“大出纳”转变为CEO的战略伙伴,从而更有效地规范资金管理,盘活资金存量,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保障资金安全。打造全新的司库管理体系,支撑战略全面落地执行,将成为企业未来财务管理的决胜之道。
评论 (0)